兽药厂家专家分析,就现阶段,中国生猪养殖水平整体落后于欧美等国,而且疫病频发、猪肉安全和生猪福利更是给中国重重打上“落后”的标签。相对而言,生猪养殖不像信息技术产业或工业一样,有难以突破的许多技术障碍,它的差距更体现在养殖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细节方面。由于环境的差异,虽然国外的养殖经验不能照搬,但思想和观念可以改变,特别是观念的提升会带动养殖水平改善,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国外养殖经验以供借鉴。
猪只品种选择
说到生猪疫病防控,欧洲养殖者首先考虑的不是想当然的疫苗和药物,而是动物品种的选择。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口感、肉料比、抗病性的品种。如在严寒地带,气候寒冷多变,此时排在首位的是抗病性,其次才是肉料比等等。
猪只品种在最原始的养殖方式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比如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猪品种,在引进现代规模化养殖后,过于依赖国外引进的猪品种,全国从海南到黑龙江,可能饲养同一个品种的生猪,显然,这对减少疫病发生有害无益。
合理而均衡的营养,适宜动物的生存环境
合理而均衡的营养是指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适宜的生存环境包括洁净的水源、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活动空间。这两方面在提升猪只自己的抗病能力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通常,在舒适环境中健康生活的猪,其抗病能力比在亚健康状态下生活要高。比如在北方冬季,保温和通风往往难以同时保证,如果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猪只长时间生活在污浊的空气环境中,显然更容易患呼吸道疫病,这些环境问题是药物控制不了的,只能靠改善饲养环境来改善。同时,对节约医疗保健成本、提升猪肉安全均有着重要影响。
- 控制面板
- 搜索
- 最新留言
-
- 文章归档
-
- 2016年4月 (4)
- 2016年3月 (10)
- 2016年2月 (5)
- 2016年1月 (19)
- 2015年12月 (28)
- 2015年11月 (23)
- 2015年10月 (21)
- 2015年9月 (23)
- 2015年8月 (23)
- 2015年7月 (28)
- 2015年6月 (21)
- 2015年5月 (39)
- 2015年4月 (42)
- 2015年3月 (41)
- 2015年2月 (13)
- 2015年1月 (51)
- 2014年12月 (49)
- 2014年11月 (37)
- 2014年10月 (20)
- 2014年9月 (17)
- 2014年8月 (18)
- 2014年7月 (16)
- 2014年6月 (9)
- 2014年5月 (6)
- 2014年4月 (5)
- 2014年3月 (30)
- 2014年2月 (16)
- 2014年1月 (17)
- 2013年12月 (8)
- 2013年11月 (22)
- 友情链接